【本文来自《全国一张卷,同一录取分数线,马太效应就会血淋淋的展现出来》评论区,标题为小编添加】

矿渣

还是没看懂你的意思。哪年高考也是各省划名额,没有全国排序招录过呀。


(资料图片)

简单说吧,现在全国打开录取盘子了,各省都没有保底名额,现在石家庄的一批优秀教师收到北京、深圳名校的招揽,你说会有多少人不去?

还记的前两年沸沸扬扬的清北硕博士扎堆深圳老师的报道吗?随便一个学校就年薪三四十万,朴素且高效。我能告诉你的是奥赛教练招揽条件比这个好的多,你看看近几年深圳奥赛国集队的成绩进步幅度,深圳中学这位高中几乎是二三年一个台阶的进步幅度。

如果你是一名优秀的高考学科教师,面对北京和石家庄两所示范校的工作邀约,工作都能解决户口,告诉你这两个地区是一个考区,都没有高校的省级保底,那你愿意去哪所学校任教?

装糊涂是吧,我就把这几层纸全捅了:

1. 用标准分统一分数线录取,不会造成省际“马太效应”,因为标准同分情况下,各省录取比例是一致的。

2. 作为曾经的竞赛生表示,竞赛成绩第一要素是辅导水平(高中竞赛理科有一定套路的),第二要素是天份资质。资质好的生源出各地现比例基本是平均的,但辅导水平可不是,用竞赛成绩说明的只能是各地辅导水平的不同。

3. 我专门说过一段话:

这个公平问题不止是一般社会日常关注点的那个“考试竞争性公平问题”,更深层次的是一个:“什么才叫‘公平’的问题”,“公平”不仅包括竞争公平,前提条件“同等教育条件与环境”更重要。现实中不同地方甚至不同校条件都差距天差地别,忽视这个基本前提而只提“竞争公平”实际上是找错了主要矛盾方向。虽然这个“条件不公平”直接解决并不现实,但可以通过“间接补偿”方式予以调节使其达到等效意义上“条件公平”,具体做法就是,不要让教育在“大圈子(一地一区)里圈赢才是赢”,那样必然会出现学校两极化,而应该是“小圈子(一校甚至一班)里卷赢就是赢”,因为小圈子里的条件环境基本相同。

4. 这问题跟教师去哪里任教无大关系。

5. 对于国家整体而言,最优的考试制度选拔目的应该是要找出“高资质”的考生,而不是“依靠好的条件(不限于教育条件,录取比例条件)卷赢其他条件差的地区”的考生。“高资质”考生出现几率基本可以认为是随机,考试选拔的目的应以第一个思路为基本准绳,而不是表面上的“考高分就录取”。普通大众可能分不清这两种目的究竟有什么本质区别,但作为高考能考到同龄人前1% 的人,不可能意识不到这两者完全不同的本质差别。

6.最后,即使说京津沪地区因考生父母的原因,产生“高资质”比例比普通地区高,把这个因素也考虑上,也不至于高到现行方式下如此离谱的水平。这是一个国家内基本的“公平线问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