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期话题:2023数博会上,“东数西算”是重点参展项目之一。从工业生产、商业经营到居民生活,从“瓦特”到“比特”,电力和算力怎样融合、协同?电网怎样实现“高效、绿色、低碳化”?如何把电力资源和算力资源有效整合,保障充足的产业算力,兼顾绿色高效的能源清洁环保?


(资料图)

2022年3月提出的“东数西算工程”,旨在建立数据中心、云计算、大数据一体的新型网络算力体系。通过这张高效的“算力网”,优化产业布局,把东部的算力需求,有序引导到西部,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的同时,为西部探索发展之路。

从工业生产、商业经营到居民生活,从“瓦特”到“比特”,这背后是电力和算力的融合协同。算力规模高速扩张,对国家能源供应带来全新挑战。既要让电力能源“安全环保”,也要确保算力的“规模、效率”。如何实现?

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50年,聚焦于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工程。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党委常委、中电碳中和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毅介绍,让数据“存起来、跑起来、用起来”,他们提出了“源网荷储一体化”方案,把各种清洁电能、通过电网与数据中心连接,通过算力中心内的储电设施灵活调度,保障算力、电力稳定。

周毅:国家提出东数西算战略,从安全和数据备份等方面有很多原因。数据中心转移到西边来,本身有60%的成本来自电源。我们主要的想法就是把西部地区绿色能源,最大化地利用到数据中心里。我们的理念是“源网荷储一体化”,“源”就是电源,“网”就是电网,“荷”就是负荷,数据中心就是负荷中心,“储”就是用储能调节整个电力系统的平衡。通过这种方式,既能保证数据中心的绿色低碳,同时又具有很好的经济性。

中电碳中和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毅接受采访(记者提供)

在现场演示的沙盘上,陆上和海上风电、山顶上的光伏、水电站、天然气发电站等,通过各自输电管路,与计算中心连接。发电产生的热能也将成为综合能源二次利用,输送到城市中。电力和算力融合过程中,如何兼顾经济性?

现场工作人员:因为西部的新能源、风电、光伏成本低,资源条件好。比如白天新能源电力很富足时,把它储起来,晚上光伏没电了,就把它放出来。

除了局部用电的经济性,还要兼顾整体算力规模和电力成本的稳定。风电、水电、光伏等不同属性的能源电力,由于发电成本和不同峰谷时段,价格相差很大。这就会造成“算力”价格的不稳定。

“源网荷储一体化”沙盘示意图(记者提供)

工作人员介绍,“源网荷储”规模化后,在新能源供应充足的情况下,可以在对电网进行“市场化”结算后,设置“托底”收益率,保证对算力需求用户的价格稳定。

工作人员:新能源上网的电价是市场化的,有高有低。虚拟的“源网荷储”大用户和场站,都是我们的用户,是直接交易的。交易过程中,我们可以给“打包价”,给电网基金、过网费等,电网该拿多少就是多少,在源端只要达到收益率,我们是可以控制波动的。

根据《2021—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》,算力指数每提高一个点,就会给数字经济带来3.5‰的贡献。算网和电网融合是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化的关键所在。

周毅认为,让“瓦特”和“比特”高效融合,还要建立一套必不可缺、科学量化的标准。参照要素包括——算力枢纽的电能利用率(PUE)、碳利用率(CUE)、水资源利用率(WUE)、市电利用率(GUE)、空间利用率(SUE)、单位算力能耗等。

同时,要在计算园区内建立云计算、大数据、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支撑的综合调度平台。让电力和算力得到高效、智慧的配置。

周毅:在数据中心范围内,要有平台的智慧系统,把数据中心用人的需求、电力供应状况等做耦合、智慧配置。让能源供应能够符合数据中心运营需要,数据中心有一些数据的处理,不是很紧急,可以早点处理,也可以晚点处理。不影响生产经营的情况下,要结合能源供应的状况来调节算力,让数据运行和电网能源运行能很好的耦合和智慧配置。

作者:经济之声商业文化节目《远见》制作人 王思远